欢迎访问洪恩汉语官方网站!
0512-676125770512-66880030
微信号:hongn_sz 随时欢迎微信联系!
总部:凤凰国际大厦1303室 园区、新区、独墅湖高教区均有教学点

加强活动设计 打造乐学课堂

发布时间:2020-06-20  来源: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  作者: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孔子学院

  每星期六的下午,美丽静谧的瓦努阿图南太平洋大学艾玛芦校区都会传来孩子们阵阵的喧闹声,十几名中文儿童班的学员走进孔子课堂学习。由于志愿者老师本学期无法及时赴任,我承担了其中一个班的中文教学工作,和一群与我年龄相差近50岁的孩子们一起开始了中文学习。班上有6名5到7岁的学生,4名母语为中文,两名学生第一语言为英语,他们学习中文的时长也不相同。
 
  结合这个班级的特点,我制定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依据话题展开,设计多种任务,通过活动和游戏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目的是打造乐学课堂,让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中获得中文知识和文化熏陶。
 
教学内容整合
 
  孩子们的学习多是从身边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开始,由具象到抽象。由于班上有新生,也有老学员,有些话题孩子已经接触过,但考虑到语言学习包含字、词、句、语篇、汉字识读和书写等多个层次,同样的话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设计再次呈现给学生。这种复现有助于孩子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提升表达能力,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发展规律。
 
    例如,孩子们已经认识许多动物图片,我把课程整合成《我有一个大农场》。把动物的名称、体貌特征、汉字识读、动物习性等内容,通过歌曲、谜语、手工、问答、词汇游戏等一系列活动设计呈现出来,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动物词汇,学唱歌曲并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动物。具体设计如下:
 
歌曲导入。看视频、听歌曲《我有一个大农场》。先听两遍,让学生说一说歌曲里提到了什么动物,动物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再请学生回答,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你能模仿它们的叫声吗?你喜欢哪种动物?在瓦努阿图你经常见到什么动物?
 
  汉字学习。投影屏幕上放映农场图片,依次呈现八种动物的图片和汉字,帮助学生认读汉字。利用白板,先复习“猫”和“鱼”字,再把其他动物名称也写在白板上,再次让学生识读。
 
  手工。给学生发放印有不同动物图案的空白中国团扇,让学生涂色,并认读自己扇子上动物的名称。
 
  学唱歌曲。学生们先跟老师朗读《我有一个大农场》的歌词,然后学唱歌曲。
 
  第二次课,学习新课前先通过“探照灯”游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屏幕上依次显示出不同动物图案,我随机将探照灯停下,照射到哪个动物,就请学生说出该动物的名称,并且还要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与这个动物相关的信息,例如“小猫喜欢吃鱼。”然后复习汉字,发给学生印有多种动物的农场图片和汉字卡片,让学生把动物和汉字配对。
 
  鉴于孩子年龄,课程往往需要结合视频、演示文稿、白板、图片、字卡等多种教学工具,使孩子们手、脑、眼、耳、口并用。课程围绕一个主题,内容复现率高,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选择话题的方法
 
  我在选择话题时考虑以下两点:首先是孩子们对该话题的熟悉度。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熟悉的事物更容易提高他们的课堂活动参与度。第二是适时增加文化内容。
 
  本学期第一课我们讲的是中国的春节和十二生肖。首先,我让孩子听歌谣《小老鼠上灯台》,然后问他们为什么听这个歌谣。我告诉他们今年是鼠年,十二生肖的第一个属相,并参考学生的生日找出他们各自的属相。学生对生肖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给孩子们讲解中国农历新年的传统,让他们观察教室门上新贴的“福”字和对联。最后和学生一起把这个歌谣的情景当作故事讲出来,再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朗读歌谣。
 
  五月份的第二个周日是西方的母亲节。由于班上有两个外国学生,为了让学生了解多种文化,我就选择母亲节为周六课程的话题。首先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曲《我的好妈妈》,带他们复习词语“妈妈”“爸爸”和“宝宝”,学习汉字“好”“家”和“节”。最后我教孩子们为妈妈制作母亲节小礼物。下课后,孩子们开开心心地把礼物送给了妈妈。
 
活动设计的要素
 
  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是时时吸引学生的关键,活动的难易度则直接决定孩子的参与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自己做得好的事情乐在其中,学习内容如果太难,他们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手工活动用于辅助语言学习和调节课堂气氛,很受孩子喜爱。但如果是过于复杂的手工任务,他们完成起来会太费时,影响课程进展。这些在活动设计时都要考虑进去。比如孩子都喜欢绘画,我就设计了涂色活动,这比让孩子画画要简单一些;母亲节给妈妈的礼物,我也是事先把花瓣、花盆都裁剪好,学生直接粘贴就行了。这些大大降低了难度,保持了孩子的兴趣并节省了时间。
 
  设计任务同时要考虑任务与话题的关系、不同任务之间的关系、独立任务与合作任务的关系。例如《小猫钓鱼》一课。我先让学生看一遍视频,然后把视频截屏放到演示文稿里,带着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把故事讲下来。接下来复习“小”“妈妈”和“宝宝”等词语,学习生字“鱼”和“飞”。再次播放故事视频,并适当停顿并提问。
 
  接下来,我把这个故事的空白绘本发给每个学生一页。学生拿到的图片都不一样。大家先各自给图片涂色,然后我请大家按故事情节接龙讲故事。让我高兴的是每个小朋友都能够认真倾听他人讲的部分,适时拿着自己的图片接续讲故事。在这一任务中,学生既要倾听他人,又要自己表达。这个环节大家很安静,合作效果出奇的好。
 
  这些活动都和主题有关,活动之间联系密切,全班任务、个人任务和合作任务结合。对于语言能力强的孩子,在课程结束前我鼓励他们单独把这个故事再次讲给大家听。通过各种活动,每位学生都有收获。
 
  活动设计还需要体现出中国文化元素。在第一课十二生肖中,我把十二生肖中的象形文字展示给了学生;在《我有一个大农场》一课中,我让学生为扇子上的动物涂色,并给他们讲解中国团扇的相关知识;在古诗学习一课中,我请学生理解古诗一诗一画的意境,并制作古诗贴画,上边坠有中国结和流苏。孩子们可喜欢这个手工了,纷纷表示要挂在自己家里。
 
难点与解决方法
 
  教学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困难首先来自学生间的差异。孩子年龄、兴趣和语言水平都不尽相同,会造成独立任务完成进度不同;另外孩子的个性差异也很大,有些孩子活泼大胆,有些腼腆安静,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让过于活泼好动的孩子安静些,同时启发腼腆的孩子多开口,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多种活动中。
 
  针对学生之间的这些差异,我鼓励任务完成早的学生帮助进度慢的同学,这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同时我也会多准备些小的活动,以备需要时留给提前完成任务的学生。猜谜语就是一个他们很喜欢的活动。
 
  提问时我会通过不同方式点名,鼓励腼腆的学生多开口。如通过对学生服装(颜色、式样、图案)、性别、年龄、属相的描述进行点名,或用演示文稿随机点名,这样一方面提问到了更多学生,同时,提问方式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悬念,也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对母语不是中文的孩子我提问会简单些,她们回答问题时我也会将正确答案大声重复。
 
  第二个困难来自课堂纪律。有时候活动本身设计得让教师不好把控。例如,在学习水果和方位词“上、下、前、后”时,为了使课堂更有趣,我让学生完成“我说你做”的二人互动任务。一个学生发出指令:“把……放在盒子的……边”,另一个学生按指令完成动作。结果孩子们拿到水果模型后开心地玩起了“过家家”,甚至两组之间抢起了教具。看到这种情况,我索性把包里的教具都发给了学生,让他们开心地玩了一会。等他们熟悉了这些水果后,我把“我说你做”的活动进行了调整。全体同学听我指令,当听我说出一种水果名称时,大家拍一下手;当听我说出一种动物名称时,大家拍两下手。由我开始,学生轮流说出四个水果或动物的名称。这样既把学生拉回了课堂,又把现在学习的内容和以前的内容结合在了一起。
 
  当课堂秩序失控时,我就通过各种游戏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游戏的拍手声、有韵律的歌谣、老师指令音色和语速的变化都能起到快速吸引学生的作用。我会利用他们熟悉的歌谣、歌曲、手指操等,先吸引部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听到熟悉的内容,渐渐都加入进来,我们就一起做一会游戏,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教学心得
 
  温故而知新。孩子们往往对已经掌握的内容表现出兴趣,每次课程都是从他们已知的内容开始,逐渐学习新的知识,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每周只有两节课时间学习中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母语的优势,精心设计活动,拓展话题的广度,使不同语言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获。
 
  让孩子乐学,教师首先要乐教。教学中不断积累素材和经验,就能使课程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能够陪伴孩子们成长我很开心,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倍感欣慰。
 
 
 
作者:王笑施,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副教授,自2015年9月起赴南太平洋大学孔子学院任教,在南太孔院库克群岛校区孔子课堂和瓦努阿图艾玛芦孔子课堂工作。

上一篇:关于6月28日面向海外增开HSK居家网考场次的通知
下一篇:返回列表

返回本栏目 返回本栏目